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620100745872866L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

)年度

 

 

 

 

 

兰州市地震博物馆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兰州市地震博物馆

业务范围

地震博物馆管理、资料收集、文物收藏;制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宣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及地震科普知识;地震台的监测预报,制定地震台网改造计划及地震监测记录资料的分析与处理。

   

兰州市安宁西路348

法定代表人

雷麦莉

开办资金

94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兰州市地震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9

94

网上名称

兰州市地震博物馆.公益

从业人数

15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一、严格执行章程 2023年,我单位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博物馆管理办法》和《博物馆条例》有关规定执行,按照兰州市地震博物馆办馆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 二、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围绕年初制定的全市防震减灾总体目标,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 一、创新宣传方式,提升科普宣传能力 今年以来,博物馆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宣传载体,积极有效开展各类科普宣传、研学及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及公共服务作用,不断加强博物馆持续长远发展。博物馆在“‘科创筑梦’科普行动”中表现优秀,被评为“‘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优秀单位,并先后被命名为2024-2028年度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安宁区社区矫正教育基地、“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一)强化服务意识,做好参观接待 今年以来,博物馆已接待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工商学院、甘肃省农科院、兰州红星救援队、张掖市地震局、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院校及党政机关团体及个人3万余人次,发放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知识折页及宣传品上万余份。通过参观博物馆,使观众习得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知识,进一步提高了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创新宣传手段,开展多种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扩大防震减灾社会教育宣传面,市地震博物馆在春节、元宵节、“5·12”防灾减灾周、5·18国际博物馆日、“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等重点宣传节点,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做好馆内接待的同时,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科普研学及宣传活动,多渠道,多形式提供防震减灾科普服务。 1.认真组织开展好“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社教活动。博物馆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期间,精心筹划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春节”、“我们的节日--元宵节”、“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社教活动5场。将传统文化传承与地震科普宣教融合起来,使大家在增加对传统文化了解的同时,加深对防震减灾知识的认识,也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进一步体验博物馆的创新服务。 2.做好研学活动开展工作。今年,博物馆研发主题研学新课程2门,分别是《地震来了怎么办(VR体验)》《“波”动房屋》,受到全市中小学的广泛关注。年内共开展馆内研学活动28场,参加师生2000余人,并依托市地震局、市教育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活动的通知》文件分校、大地幼儿园、西北师大等学校开展“地震来了怎么办”、“古建筑为何能抗震”、“壁画寻踪”主题研学活动13场,其中与畅家巷小学、华辰小学和兰州市二十八中3所学校签订了馆校共建协议书。博物馆外出研学活动惠及师生5000余人,发放各类宣传品及宣传资料上千份,通过PPT讲座、现场互动、观看科普小视频、斗拱拼搭、展放《抗震设防知多少》展板等方式,向师生们全面普及地震科普知识、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避险、抗震设防及自救互救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一系列科普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博物馆“第二课堂”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升了他们的自救互救能力,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3.积极做好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社区活动。今年来,博物馆先后走进酒泉路街道、段家滩东社区、师大社区、兰玻东社区、太和社区、亚泉湾社区、东兴佳苑社区7个社区开展科普宣传及研学活动。通过防震减灾有奖知识问答、拼图比赛、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向居民宣传防灾减灾及文物法律知识,并详细介绍突发事件的种类、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等基本常识,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有关防震减灾及文物保护方面的疑问,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其中,活动惠及群众2000人,现场共发放各类宣传册1000余份,宣传品800余份。 4.配合市地震局开展好防震减灾知识进乡村活动。我馆工作人员积极配合市地震局深入帮扶村榆中县马坡乡阳屲村开展“科普宣传送温暖——防震减灾知识进乡村”活动。活动中,博物馆工作人员结合农村实际向村上干部及村民讲解农居抗震技术的同时,还积极普及常用的地震应急、自救互救知识,为村民发放各类防震减灾宣传品及宣传资料上百余份。 5.创新开展“‘震’好你来答”趣味采访活动。博物馆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优势,在宣传活动中,通过有趣的方式询问防震减灾知识点,更好地了解民众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宣传方式,更有针对性的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6.加强新媒体应用,着力推动线上宣传。为不断加强公众与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贴近公众的实际需求,加深公众广泛参与度,博物馆着力推动线上宣传。一是通过博物馆新浪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及时以图片、文字、视频的形式更新宣传活动,原创或转发信息500余条,展现量达300万余次。二是自主原创科普短视频两部,分别为《斗拱的前世今生》《古建筑的勾心斗角》;三是自主创作的科普视频《“震”奇妙——古建筑为何能抗震》荣获全省科普视频大赛金奖和“科普中国·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创作之星”入围奖,让沉淀的防震减灾文化资源“活了起来”,广泛传递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兰州”声音。另外,配合兰州广播电视台《兰州新闻》栏目组拍摄系列短视频《藏在防空洞里的地震博物馆》4期,兰州日报视频号、兰州新闻中心视频号、兰州广播电视台和爱兰州视频号深度报道和宣传了该系列视频;配合兰州新闻日报社拍摄《“科普+研学”,兰州市地震博物馆致力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短视频,并通过观澜新闻视频号播出;先后配合甘肃原产地栏目、中新社兰州分社前来博物馆录制节目;兰州广播电视台文旅频道专题报道“地震博物馆科普课堂走进西北师大”,不断扩大博物馆研学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强化省市融合,配合省局开展各项工作 根据市地震局《关于强化省市融合推动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议报告》的相关要求,兰州市地震博物馆积极与省局接洽,配合省局开展各项工作,将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博物馆积极参与省局组织开展的2023年甘肃省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根据比赛要求,博物馆动员鼓励大家积极参与,通过内容陈述、表达效果及整体形象方面的选拔,最终讲解员张燕玲以《抗震设防的安全密码》为题的讲解代表博物馆参加了初赛,并获得了兰州市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第二名。在全国决赛时,博物馆积极配合省局工作,派出王刚、贾丽洁、张燕玲3名工作人员参与赛事服务工作,他们认真热情专业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展现了博物馆人较高的综合素养。 三、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博物馆积极组织馆内人员开展业务学习,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个月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一次集中的业务学习,全年集中业务学习次数不少于12次。在做好馆内培训的同时,积极派出工作人员外出参加各类培训及交流学习。 220-23日,博物馆讲解员王刚参加了由市民委、市文化旅游局主办的兰州市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讲解员、导游培训班;322-25日,博物馆馆长雷麦莉参加了省科技厅举办的“科普工作业务培训班”;530日,副馆长柴子雲参加了由市文旅局举办的研学旅行交流座谈会,向参会的领导及各大旅行社、研学旅行公司介绍了博物馆研学的相关情况;62830日,王刚参加全市国防教育工作培训,听取了专家讲座,参观学习了兰州战役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参加培训,馆内人员进一步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差距,充实了专业知识,对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017日至19日,博物馆副馆长柴子雲一行受邀赴绵阳参加全国地震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交流会。会议期间参观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及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并就展厅布展、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及怎样用文物讲好地震故事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1020日—23日博物馆派出4名工作人员参加第五届全国科普研学大会及研学课程设计培训,学习了科普研学基地建设、研学课程设计及研学人才培养等课程,并与全国各地科普教育基地进行案例分享交流,参加培训的每个人都收获颇多,满载而归。 1215日,博物馆组织馆内人员先后前往甘肃省简牍博物馆、兰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学习,通过学习交流,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找到了差距、学到了经验。 四、注重统筹协调,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一)巩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创建成果。我馆持续做好文明城市和文明单位创建成果巩固工作,对薄弱环节,及时查漏补缺、对标提升。一是积极做好基础设施的完善和补充工作,及时做好馆内无障碍设施的维修加固及应急用品的更新补充,为参观者提供便利。二是更新志愿者服务站牌,垃圾分类宣传广告,未成年人教育,清廉兰州等宣传画报,新增景观小品1处,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三是根据市文明办要求,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5次,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3次;四是积极参与文明交通岗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达20小时;五是与西路街道交大、东兴2个社区签订结对共建协议,进一步发挥文明单位示范引领作用。 (二)持续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工作。一是在春节前,博物馆对帮扶户进行了节前慰问,送去米、油等慰问品。二是积极做好结对关爱工作,馆内结对干部定期与结对关爱对象进行联系交流,了解生活困难,并进行走访探视。 (三)认真完成资料填报,积极落实项目进度。博物馆先后完成全国博物馆年度报告信息填报;2022年度甘肃省和兰州市科普基地运行绩效评估资料、在甘“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绩效中期评价报告等各项资料的填报。 为确保博物馆项目顺利进展,组织人员认真撰写《地震应急避险研学》项目申报书及项目评估报告,并于612-17日派出由王刚、马成组成的设备调研小组赴天津、北京VR设备开发公司开展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小组成员对公司规模、软件开发、设备操作等方面有了更加直观细致的了解,并在后期顺利采购了相关设备。 (四)加强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安全责任。我馆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定期做好馆内文物日常安全检查、展厅内设施维护维修、全馆卫生和绿化等后勤管理工作。一是博物馆安全保卫室每周一联合物业工作人员一同对博物馆进行全面的安全大检查,排查各种安全隐患,进行检修维修,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二是配合安宁西路街道、安宁区文体局、森林消防、公安对博物馆消防安全开展消防安全自查自纠工作,严格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值班巡查、用火用电管理等规章制度,定期更换灭火器干粉;三是开展馆内消防安全演练1次,全力保证博物馆的消防安全。 (五)认真做好定级评估准备工作。为做好三级博物馆 定级评估工作,根据省文物局要求,博物馆积极做好定级评估前期准备工作。 1.做好文物扫描及展厅布展。为做好藏品管理,进一步完善博物馆藏品体系,推进博物馆定级评估相关资料准备工作。博物馆不断加强对文物资料的管理和整理归档,对馆内展出纸质文物及未展出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文物等700余件文物资料进行拍照、扫描、登记入账。同时,在对海原馆纸质文物进行扫描存档的基础上,对展厅进行装修升级及重新布展,更换展板四块,新放置展柜三个,从全新视角向观众展现海原地震相关情况,也为博物馆定级评估助力加分。 2.修改并补充完善博物馆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博物馆定级评估相关要求,根据国家、省、市博物馆工作相关制度,结合博物馆自身工作情况及特点,修改制订《兰州市地震博物馆章程及主要职责》共22项规章制度,并对博物馆各项工作预案进行修改完善及补充。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预案,全面加强博物馆规范化管理,也为三级博物馆定级评估奠定基础。 3.做好定级评估相关资料整理。为做好三级博物馆定级 评估工作,博物馆各科室分工协作,齐头并进,积极准备相 关附件资料,通过整理归纳2021-2023年相关资料及数据,完成附件116个,并完成定级评估申报书的填写。 (六)落实好其它各项工作。办公室继续做好各项文档报送及日常工作,财务人员按照兰州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23年部门预算的通知》及《2023年兰州市地震博物馆预算》的安排,严格遵循财务制度开展各项工作。全馆及时配合市局完成好其他各项工作。

相关资质

认可或执

业许可证

明文件及

有效期

受奖惩及

诉讼投诉

接受捐赠

资助及其

使用情况

事业单位

委托意见

兹委托登记管理机关公示我单位年度报告书。

法定代表人:

 

公章:

 

 

202425 

举办单位

意见(含

保密审查

见)

该年度报告书情况属实,并经保密审查,可以向社会公示

 

 

公章:

 

 

202425  

填表人:邓鸿菲   联系电话:13893278939   报送日期:2024220